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简介
概况: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创建于1978年,已成为我校一个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理工学院,下设生命科学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学前营养与保健系3个系,还有生物工程研究院、陕西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2个研究机构。现有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前教育(营养与保健)3个本科专业。
团队:现有专职教师3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人,在读博士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9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能手”4人,校级学术梯队成员14人。专职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33.3%。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特色:以校地合作与产学研结合为特色,沿着内涵建设有特色,科学发展上水平,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线,做优做精生物学教师教育学科,注重儿童食品营养与保健的特色培养。先后研发了40余项应用技术成果,其中有多项应用技术成功实现了成果转化。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促进了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培养应用型人才。
成果:现有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校级重点学科,2个校级一流培育专业,1个省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门校级精品课程,9门微课程。近年来,承担省部级项目26项、厅局级项目31项、横向课题1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6篇,其中SCI18篇,权威1篇,CPCI3篇,CSCD33篇,其他核心101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0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6项,各类教学竞赛获奖11项。学生参加大学生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0余项。
实训情况:实验教学示范以先进实验技术为手段,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三层次、一体化”的实验教学平台,以及开放研究性等相关实验室,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应用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验中心面积3600余平方米,现有植物生物学实验室、动物生物学实验室、人体解剖与生理学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室、食品工艺学实验室等26个实验室,包括9个基础实验室、8个专业实验室、3个研究性实验室和1个生化分析检测中心。建设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陕西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2个野外实习基地、26个教育实习基地和14个生产实训基地。
就业情况:毕业生在省内外多所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以及生物医药技术公司、食品等企事业单位就业,初次就业率均在94%以上。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专业简介
生物科学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科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接受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并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及生理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等。
毕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中等学校生物学教学、科研和教学管理工作,或从事医疗卫生、制药、食品和保健品的检疫、检验、产品开发和营销以及环境监测等行业的工作。学生还可参加生物学、农学、食品科学类硕士研究生考试进一步深造。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相关领域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等。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就职于食品研究院所、食品企业、各级食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在幼儿园、医院、学校等单位从事教学、管理、营养师等工作。学生还可参加食品科学、生物学类硕士研究生考试进一步深造。
学前教育(营养与保健)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深厚的营养与保健专业素养,能在幼儿园、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幼儿园课程、生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儿童营养学等。
毕业去向:毕业后可到学前教育机构担任专业幼儿教师或幼儿园管理人员,也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育、保健、营养等方面工作,还可参加研究生考试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