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李浩
职称:高级工程师
电话:029-81530087
电子信箱:sourcerock@foxmail.com
研究方向:有机地球化学、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办公地点:积学楼D233
一、个人简介
李浩,博士,高级工程师。西安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陕西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陕西省工信领域评审专家。2010年9月至2016年1月,硕博连读于西北大学地质系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2016年到2019年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从事油气地质综合勘探研究工作。
先后在《科学通报》《地质学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石油学报》《天然气工业》《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特种油气藏》《非常规油气》等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
主持参与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国家973项目课题、省科技厅、油田合作项目等30余项。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1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2等奖1项,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1等奖4项。
二、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智能导钻专项子课题,深层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在研,合作单位负责人,2025-2030。
2.主持中国建材集团科研项目,不连沟煤矿带压开采区域一期综合治理项目,在研,2025-2027。
3.主持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横向科研项目,延安气田本溪组铝土岩有效储层形成机制及分布,合作单位负责人,2025-2026。
4.主持西安石油大学横向科研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烃源岩生排烃特征研究,在研,2023-2026。
5.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项课题,羌塘盆地构造热体制与烃源岩热演化时空差异,在研,2023-2026。
6.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热年代学及多种古地温温标约束下银额叠合盆地苏红图拗陷上古生界热演化史恢复,在研,2023-2026。
7.主持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非常规油气岩石物理实验检测与共享平台,合作单位负责人,2022-2023;
8.参与长庆油田分公司科研项目,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技术政策研究,结题,2022-2023。
9.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砂岩热储层采灌增效技术及装备专题,不同地区典型未固结砂岩热储层特征及评价,结题,2019-2021。
10.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油气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超深层及中新元古界油气资源形成保持机制与分布预测专题,鄂尔多斯盆地超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与有利区评价,结题,2018-2021。
11.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鄂尔多斯、沁水沉积盆地中生代晚期古地温场对岩石圈动力学演化及油气赋存的约束作用,结题,2017-2021。
12.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专题,鄂尔多斯西南部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构造演化与保存条件,结题,2017-2020。
13.参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点科研项目,延安气田马家沟组中下组合成藏机理研究,结题,2016-2017
14.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热年代学约束下的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渭北隆起区下古生界构造-热演化史恢复,结题,2014-2017。
三、代表性论文
[1]李浩等.考虑黏滞性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应用研究[J].特种油气藏,2023,30(01):134-138.
[2]李浩.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气藏成藏模式及优势储层预测 [J].特种油气藏,2022,29 (02):57-63.
[3]李浩等.延长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储层特征综合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04):8-13.
[4]李浩等.延长气田马家沟组气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J].非常规油气,2016,3(03):9-14.
[5]李浩等.陕北斜坡东部上古生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5(05):795-800.
四、奖励与荣誉
1.2021年12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2等奖,获奖成果《沉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恢复理论创新及工业化应用》。
2.2021年3月,陕西省科技进步1等奖,获奖成果《叠合盆地热演化史恢复理论创新及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3.2017年-2020年,连续4年获陕西石化科技奖1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