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师资队伍>生命科学系>正文
师资队伍

李兆英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3日 点击率:

姓名:李兆英

职称/职务:教授

电话:029-81530087

电子信箱:apis2006@163.com

研究方向:动物学

办公地点:积学楼D223

一、个人简介

李兆英,博士研究生,教授。1993年7月本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教育专业,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硕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学专业,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博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学专业。

1993年7月,任教于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2002年7月,任教于陕西教育学院生化系;现任教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生物食品与化学学院。校级学术带头人,先后为本科生主讲《动物生物学》、《生命科学进展》、《生物学基础》等课程。主持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主持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1项。发表教改论文3篇;撰写教材1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理科组一等奖1项,陕西省课件大赛优胜奖1项。指导学生获得大创项目3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优秀奖1项,获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1项。多次获得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主要从事动物学及昆虫学的研究工作,撰写学术专著1部。先后在《Current Zoology》、《Oriental Insects》、《昆虫学报》和《动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杂志》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主持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校级科研项目8项。获得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2项;校级科研优秀成果奖8项。

二、承担的教学科研项目

1.主持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蜜蜂中肠组织细胞自噬和凋亡的机制和相互关系,2011.05-2012.12,项目批号:11JK0618,2万元;

2.主持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蜜蜂脂肪体胚后发育过程中的自噬和凋亡,2013.05-2015.06年,项目批号:2013JK0719,2万元。

3.主持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动物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2012.10-2014.12,项目批号:SGH12329;

4.主持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2021.01-2022.12,项目批号:SGH20Y1225;

5.主持院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动物生物学”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4.10-2016.9,项目批号:14JG025Y,0.3万元;

6.主持院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学野外实习体系的构建与改革研究,2016.10-2018.09,项目批号:16JG009Z,0.5万元;

7.主持校级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学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2023.04-2025.04,项目批号:23JG07JC,0.5万元;

三、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1. 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意大利蜜蜂胚后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的比较研究,2015.12-2017.12,项目批号:201514390766,1万元;

2. 指导陕西省大学生创业项目,陕北贫困地区野生杜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019.12-2020.12,项目批号:2019DC055,0.5万元;

3. 指导校级大学生创业项目,绿僵菌和白僵菌对草地贪夜蛾幼虫致病效果的比较研究,2021.06-2022.05,项目批号:2021DC97,0.2万元。

四、出版的著作

李兆英.《蜜蜂的脑》,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2月,15万字。

五、代表性论文

1.Li Z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foregut of Tettigonioidea and their taxonomic significance (Tettigonioidea: Pseudophyllidae and Tettigoniid-ae).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2006,31(4):717-722

2.Li ZY,Zheng ZM.Studies 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foregut of Phaneropterinae (Orthoptera: Tettigoniidae). Oriental Insects, 2007, 41(3): 327-337.

3. Li ZY.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in the HoneybeeApis cerana ceran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13(8):1678-1682.

4. 李兆英, 孙婧, 张敏, 等. 意大利蜜蜂胸部肌肉的胚后发育. 昆虫学报, 2020, 63(12): 1452-1460.

5.李兆英,余红梅,孙艳,孙婧. 中华蜜蜂工蜂咽下腺胚后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昆虫学报,2016, 59(10): 1079-1085.

6. 李兆英,中华蜜蜂上颚腺的组织结构及其胚后发育,昆虫学报,2014, 57(4): 411-417.

7. 李兆英,意大利蜜蜂工蜂脂肪体胚后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昆虫学报,2013, 56(11):1252-1257.

8. 李兆英. 中华蜜蜂咽下神经节的结构和胚后发育. 昆虫学报, 2012, 55(6): 676-683.

9. 李兆英. 东方蜜蜂嗅叶发育过程中的神经胶质. 应用昆虫学报, 2012, 49(5): 1182-1188.

10、李兆英. 中华蜜蜂中央复合体的结构及胚后发育. 环境昆虫学报, 2012,34(2):161-167.

11. 李兆英. 中华蜜蜂视觉系统中神经胶质的组成和胚后发育. 昆虫学报,2012, 55(3):309-315.

12.李兆英. 意大利蜜蜂胚后发育过程中中肠部分组织细胞的更替. 昆虫学报, 2011, 54(10):1127-1132.

13.李兆英,奚耕思. 基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中华蜜蜂蕈形体胚后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观察. 昆虫学报,2011,54(6):657-663.

14.李兆英, 奚耕思. 中华蜜蜂工蜂视叶的胚后发育,昆虫学报, 2010, 53(2): 160-166.

15.李兆英, 奚耕思. 中华蜜蜂工蜂复眼的胚后发育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3): 60-64.

16.李兆英, 奚耕思. 中华蜜蜂工蜂嗅叶的胚后发育. 动物学报, 2008, 54 (3): 546-554.

17.李兆英, 奚耕思. 中华蜜蜂工蜂蕈形体胚后发育中神经胶质的形成模式. 昆虫学报, 2008, 51(9): 916-923.

18. 李兆英, 奚耕思. 中华蜜蜂蕈形体的发育. 动物学杂志,2007, 42(2): 46-51.

19.李兆英, 郑哲民. 六种螽斯消化道形态及其分类学价值的研究. 昆虫分类学报, 2005, 27(3): 165-170.

20. 李兆英. 基于课程思政的动物学课程综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扁形动物门为例.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4(10),14(5): 41-45.

六、奖励与荣誉

1. 李兆英(第一完成人). 陕西高校科学技术奖,2009.06,陕西省教育厅。

2. 李兆英(第一完成人). 陕西高校科学技术奖,2011.06,陕西省教育厅。

3. 李兆英. 优秀教学成果奖, 2012.06,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4. 李兆英. 互联网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9.06,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5. 李兆英(第三人完成人). 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20.12,陕西省人民政府。

6.李兆英. 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23.06,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7. 李兆英. 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2023.11,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联系电话: 81530087(办公室) / 81530086(学生办)         学院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南长安街神禾大道

版权所有: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生命食品与化学学院       邮编:710100       技术支持:泽瑞通信